蚊蟲百科:蚊蟲生物特性及危害
?蚊蟲的生物特征及危害
蚊蟲簡介
-
蚊科(學名:Culicidae)是昆蟲綱雙翅目之下的一個科。
該科生物通常被稱為蚊或蚊子,是一種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纖小飛蟲。通常雌性以血液作為食物,而雄性則吸食植物的汁液。
-
蚊子是蟲媒傳染病中最重要的傳播媒介。
蚊蟲傳播的疾病在100多個國家流行,每年導致超過3億人感染,每年致死人數超過72.5萬人。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熱、瘧疾、黃熱病、絲蟲病、日本腦炎等其他病原體的中間寄主。例如瘧疾給國家造成嚴重的經濟負擔和人工損失。2015年WTO數據顯示有近2億1400萬瘧疾病例,共致438,000人死亡。
蚊蟲種類
-
全世界的蚊蟲有37個屬,超過3200個種類。中國的蚊蟲有21個屬,超過387種(亞種)。
-
安靜的水體特別適合蚊蟲的繁殖。各個種類的蚊蟲幾乎都能適應所有類型的水體(除了急速流動的水體以及存在大量波浪作用的大型水域)。
蚊蟲危害
蚊子主要危害是傳播疾病。能傳播疾病的蚊子可分三類:一類叫按蚊,俗名瘧蚊,主要傳播瘧疾。另一類叫庫蚊,主要傳播絲蟲病和流行性乙型腦炎。第三類叫伊蚊,身上有黑白斑紋,又叫黑斑蚊,主要傳播流行性乙型腦炎和登革熱。消滅蚊子,是預防減少疾病的有效途徑。
-
蚊子能夠傳播多種疾病,如絲蟲病、瘧疾、登革熱、基孔肯雅病、乙型腦炎等。
-
蚊子是隨處可見且令人生厭的害蟲。雌蚊專從人和動物身上吸血,或將疾病傳染給被叮咬者。
每次叮咬,蚊蟲會將唾液注入宿主體內,這些唾液中含有抗原,它導致有些人被叮咬后產生嚴重的過敏反應,可能會很快發生,也可能是遲發性的。
-
蚊蟲叮咬會導致紅腫發癢的癥狀,且蚊蟲翅膀快速振動發出的獨特嗡嗡聲讓人厭煩。
-
蚊蟲使人睡眠不足,休息不夠甚至神經緊張。
蚊蟲取食習慣
-
嗜人血蚊蟲:喜歡叮咬人類;有些喜歡叮咬哺乳動物、鳥類和兩棲動物,
-
嗜動物血蚊蟲:喜歡叮咬哺乳動物、鳥類和兩棲動物。
-
體味,汗液,溫度及二氧化碳是宿主吸引雌蚊叮咬的重要因素。
-
雌蚊飽餐之后會進入休息,使得血液充分消化,卵巢得到發育,為產卵做好準備。產卵之后雌蚊會繼續從宿主身上吸血,以產下第二批蟲卵。
蚊蟲防治方法
-
環境治理:改造凈化各種水源,減少積水等方法,美化環境,清除孳生場所,縮小蚊子幼蟲成長所必需的生存空間,殺滅成蟲。
-
化學防制:通過空間噴灑可以快速消滅室內、外成蚊的種群數量,使用化學藥劑可以有效的殺滅水中蚊幼,減少成蚊的種群密度。
-
生物防制:對于景觀水池,可以使用生物殺蟲劑。
-
物理防制:安裝紗門、紗窗可以有效的防止蚊類的侵入,結合設置滅蚊燈,有效的減少蚊類的種群數量。
所發文字及圖片部分綜合自網絡,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。